Advertisement
▊《如何考古,怎樣思考》新書分享暨簽書會講者|
羅絲瑪莉・喬伊絲 Rosemary A. Joyce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教授、《如何考古,怎樣思考》作者)
主持人|
江芝華(台大人類系副教授、《如何考古,怎樣思考》審訂)
時間|11/22(五)19:00-21:00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主辦|左岸文化、女書店
報名|https://forms.gle/B2T1uVnaxRVLQf1z6
*報名入場,可現場或線上GoogleMeet參加
*講者喬伊絲以英文演講,江芝華老師將會協助解釋、翻譯
◆活動介紹
《如何考古,怎樣思考》作者羅斯瑪莉・喬伊絲即將來台!
喬伊絲教授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教授,專長考古學,曾任教於哈佛大學。感謝《報導者》在日前同志大遊行時,轉載了本書〈男、女或第三性墓葬?拋開性別二元論的北美原住民如何撼動考古學和現代人〉一文,讓公共考古學家的研究成果,也能參與本地的盛事。
還記得一則從課本上學來的常識,變成普遍的刻板印象,那就是:我們一想到舊石器時代出土的小雕像,就會直接聯想到豐乳、肥臀的女性形象,然後解讀成,在一個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的人類起源時代,這種誇張的比例代表了一個「極度重視豐產的社會,像是土地的肥力、獵物的豐收,以及女性的生育力」。這個詮釋已經變得不用多加解釋、理所當然,但是考古學家永遠都可以從新的角度重新出發,再次思考出新的解讀!
最新的研究指出,這些人群擅長製作織品,他們對紡織能力的重視很可能不亞於狩獵能力或生育能力。也許在這類聚落,人生的可能性不是完全受到性別宰制,也許社會認可個人的各種能力,大家各有所長,據此在社會上各有相應地位,人人都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不只這個遺址,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都發表了新研究成果,開始徹底改變我們對於過去社會中性與性別關係的看法,中間的反思過程也讓我們開始質疑原本對於社會中男、女「自然」分際的預設是否合理。
很有趣的是,一本聚焦於打破二元性別的考古學,其結果不只是為了伸張性別上的權益,更重要的是,挑戰了我們的思考邏輯,指出我們對於「何謂人類」那些習焉不察、不合科學的建構,最後讓我們能培養出正確想像過去的能力,看見人類社會更豐富的可能性。
很高興喬伊絲有機會來台!她將在講座中,談談這本書,另外也將分享最新的研究。現場會有本書的導讀者台大人類系的江芝華老師擔任翻譯,歡迎對性別、考古、「人類大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前來!
◆講者簡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教授,專長考古學,曾任教於哈佛大學。
她是馬雅研究的專家,主要的田野工作集中在宏都拉斯,近年來則與不同考古學家於墨西哥著名的馬雅遺址進行研究。曾任哈佛大學皮保德考古及民族學博物館(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副館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菲比赫斯特人類學博物館(Phoebe Hearst Museum)館長,參與過衛斯理學院的戴維斯博物館和文化中心、馬薩諸塞州三文治市「遺產博物館和花園」、宏都拉斯的聖佩德羅蘇拉的地方歷史博物館、史密森尼學會轄下的美國印第安人博物館。
她是以家戶的角度進行中美洲史前社會研究的先驅。以家戶為研究起點,進而將宏都拉斯馬雅遺址的家戶置於古典馬雅社會的區域範疇內進行討論。關心人類如何透過與日常器物的互動參與社會,創造不同的生命經驗。她認為物質或者視覺表達並不只是單純體現了社會狀態,而是,物質或視覺本身就參與了社會分類的建構,特別關注「物質」如何介入世界,並擅長分析視覺文化如何形塑個人的社會經驗。
她從考古遺址中發現,宏都拉斯馬雅社會的經濟不平等並不如附近的馬雅社會一樣劇烈,這現象引領她進一步反思考古學的老生常談「人類社會必然走向漸趨加劇的不平等」,事情真是如此嗎?這也反映在她的核心關懷:社會差異、認同和權力運作。
身為一位公共考古學家,她關注歷史資料如何和民族主義捆綁在一起,也關心蘊藏軟實力的文化外交,另外,她也著墨在什麼是文化資產、誰有資格決定應該如何處理文化資產等等議題。
曾榮獲古根漢獎金、傅爾布萊特獎金、萊登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也曾任歐巴馬政府的文化資產諮詢委員會之一員。
她也是「性與性別研究」的專家。
Advertisement
Event Venue & Nearby Stays
女書店, 台灣106021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Taipe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