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一個沒有主管的組織,是可能的嗎?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的組織中,大多數是以一層層的主管、部下的階層式(hierarchy)的方式結構,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一個組織不需要有主管與部下,彼此合作不需要透過命令、交辦來讓事情推進。
人生百味是一個想挑戰這個可能的組織。
৲৲
講座完整資訊 »» https://doyouaflavor.tw/10thlecture/
在這十年來,我們試圖建立一個自主、彈性、扁平的工作文化,至今人生百味是有 18 個全職工作人員的非營利組織,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感受熱情自主行動的組織,彼此詢問請求協助或邀請合作,但不命令彼此,也不接受彼此的命令。
我們透過共同確立薪資、假勤、財務、組織結構等重大的制度,這樣的文化讓百味保持人員低流動率、少衝突與更高的滿意度與認同感,也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工作效率與獨特的創新發展。
有人這樣形容百味——
#實習生:「這裡感覺很不一樣,就算像我這樣剛來的人,大家也會停下來聽我講話。」
#志工:「百味很一致,他們做的跟他們說的很接近。」
#新同事:「在百味工作自由到我一進來前幾個月有點不知所措。」
#合作設計師:「在百味開會感覺很奇怪,不只討論事情,還要討論感受,但竟然效果還不錯。」
在這次十周年的活動中,我們邀請到組織不同部門的夥伴一起分享三個主題,關於:
「這樣的組織文化是如何形成?」
「如何兼顧成效與自主性?」
「如何累積使文化茁壯的土壤?」
如果你對於這樣的組織文化感到好奇甚至嚮往,歡迎一起參加這系列講座——「#在_NGO_裡工作想尋求自由是否弄對了什麼?」
.. 𖥧 𖥧 𖧧 ˒˒. . 𖡼.𖤣𖥧 ⠜ . . 𖥧 𖥧 𖧧 ˒˒. . 𖡼.𖤣𖥧 ⠜. . 𖥧 𖥧 𖧧 ˒˒..
৲৲
人生百味十週年系列行動|#組織文化系列講座
《在 NGO 裡工作想尋求自由是否弄對了什麼?》
手刀報名講座 »» https://link.oen.tw/t-ENrG
𓆸
𝕟𝕠.𝟙「#從自由草原到有共識的彈性」
十年間我們不斷討論、實驗、磨合,嘗試打造一個能呼吸、能失敗、也能照顧彼此的工作空間。
在缺乏資源的階段,問自己:「沒錢還能做想做的事嗎?」
在組織擴張的階段,問彼此:「不知道同事在幹嘛,真的可以嗎?」
在規範制度化的階段,再次探問:「想放假,又喜歡自己做的事,怎麼辦呢?」
這場講座,不是分享百味的成功模式。而是回望我們怎麼在一開始自由卻荒蕪的草原上,一次次磨合關係、開創彈性、哀悼失敗,並練習在這過程中,一次次重新找回繼續行動的動能。
▍日期:10 月 17 日(星期五)
▍時間:19:00 - 21:00
▍講者:
陳盈婕|直接服務組 人生萬事屋
羅靖茹|直接服務組 街頭外展
薛維萩|後勤行政組 會計出納
𓆸
𝕟𝕠.𝟚「#工作者評估如何支撐_NGO_的願景與實踐」
從 NGO 工作到一般商業職場,為了確定工作成效,總不脫離「評估」作為衡量工作是否達標的標準。然而,看似總為人帶來壓力的評估,有沒有可能成為帶領個人、甚至組織成長的轉機?
「評估」作為陪伴人前行的工具,不僅關乎個人績效,亦涉及個人成長和組織願景的實踐。
我們如何在評估之中,找到能同時兼顧人的關懷、亦能推動組織持續邁向願景的方法?身在 NGO 的工作者們,如何持續挖找動能、評估又是如何成為自我照顧的工具?
人生百味與 為台灣而教(TFT)將以自身案例,帶領我們一探工作者評估的挑戰與可能。
▍日期:10 月 21 日(星期二)
▍時間:19:00 - 21:00
▍講者:
吳東懋|為台灣而教 營運管理部總監
朱剛勇|人生百味 共同創辦人
𓆸
𝕟𝕠.𝟛「#成為一片自主文化得以發生的土壤」
自主文化看似理想與完美,如何確實發生卻也是一連串的機制實驗。
當工作者以如此自由開放的模式進行工作時,組織還需要管理嗎?該怎麼管理?
這場講座,我們邀請現場服務與倡議工作之外的其他夥伴:從人資到後勤、從品牌到財務,他們是議題組織的能量來源,也是自主文化得以落實的關鍵。
同時,我們也邀請有專業 NGO 管理見解、公益責信協會的 Simon 丟出各種提問,一同分享與探討,擔負起不同管理職責的夥伴,在實際執行現場中,如何一步步打造自主文化得以發生的土壤。
除了一同挖掘自主文化工作的落地畫面,也希望進一步看見,議題行動的路上,工作者與組織如何不必再如同一個工具、一個機器,而是生機蓬勃的生命體,保有能量持續探路前行。
▍日期:10 月 22 日(星期三)
▍時間:19:00 - 21:00
▍講者:
朱剛勇|後勤行政組 工作者培力
巫彥德|後勤行政組 募款財務
李昀庭|大眾倡議組 社群與倡議推廣
✨特別主持✨Simon 台灣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
Advertisement
Event Venue & Nearby Stays
崇友文教基金會, 公園路30號10樓A室,Taipei, Taiwan
Tic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