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 #當代身心障礙者工作權保障與挑戰系列講座>>第四場|CRPD 「碰」 庇護工場
|時間|9/20(六)18:30-20:30
|地點| #左轉有書 台北市鎮江街3-1號
|報名|https://forms.gle/zmszPW2ze4zojEhM7
|引言| #周怡君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與談| #溫德風 心路基金會社會事業處長
|主持| #林佩穎 台灣勞工陣線倡議部主任
台灣過去庇護工場曾有過多種形態,根據其服務項目不同,由不同主管機關所管轄。2007年身權法修法,庇護工場定位為庇護性就業場所,於勞政體系下視為企業。
庇護工場長期被視為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的重要制度。它提供相對安全、保護性的工作環境,讓許多難以進入一般職場的障礙者,仍能擁有工作與收入。然而,從《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角度來看,庇護工場卻充滿待討論空間。
CRPD 強調身心障礙者應享有與其他人平等的就業權利,並在「融合社會」的環境中工作,而非被安置在與一般勞動市場分離的空間。
於2022年公布的第 8 號一般性意見書特別指出:「受隔離的就業形式,例如庇護工場,不應視為逐步實踐工作權的措施,只有在開放包容的勞動力市場上自由選擇,或接受並從事的就業才能體現工作權」;並將「逐步淘汰受隔離就業模式,優先推動身心障礙者進入一般勞動市場,並提供合理調整與支持性措施」,訂為締約國核心義務。
回頭檢視台灣的庇護工場制度現況,究竟是保障還是加深隔離,或其中又有中間道路?該如何符合國際規範?本場講座將直球對決,討論台灣庇護工場與CRPD之間的差距、現行政策的困境與挑戰,以及可能的轉型與改革方向。
|主辦|台灣勞工陣線、臺灣障礙研究學會
Advertisement
Event Venue & Nearby Stays
左轉有書 TouatBooks, 台灣100008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號,Taipe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