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什麼是當代原民的面貌?——困境、復返、創傷、探路,becoming indigenous, being indigenous.時間|12/5(四),19:00-21:00
地點|聯經書房・思想沙龍(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B1)
主辦|左岸文化
講者|Ciwang Teyra(太魯閣族,台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邱韻芳(暨大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入場方式|自由入座,請提早到場
⎯⎯⎯⎯⎯⎯⎯⎯⎯⎯⎯⎯⎯⎯⎯⎯⎯⎯
❝我對寄宿學校沒留下什麼記憶。我記得去上學時我是左撇子,好像睡了個覺醒來就變成了右撇子,但過程我都不記得了。我記得我們排隊剪頭髮那天,我的頭髮長到大腿,我不想剪頭髮所以就躲在桌子底下。我不知道他們後來有沒有找到我。我不記得了……一定有吧,因為我的頭髮變得跟大家一樣……我記得……是什麼時候呢……我不記得確切的時間但我想是春天。❞
《生命之側》中寫了一小段米瑞安的故事。米瑞安從小住在營地,過傳統的游牧生活,留了一頭很長的辮子。「那時候小女生都綁辮子,很寶貝頭髮,以一頭長髮和身為女生為傲。」可是等到要上學的年紀,她被送去白人設立寄宿學校,「他們沒收了我們的傳統服飾,發給我們衣服,不是毛皮做的……剪掉我們的頭髮……不准我們在學校講我們的語言,只能講英語,諸如此類的。對我來說,那就像說因紐特人不好一樣。那時候我才知道我的名字是米瑞安。」
知道自己名叫米瑞安是她成為另一個人的開始。
這是米瑞安回憶自己小時候、大約1960年代的故事。長大後的米瑞安成為努納武特政府的一名政策分析師,也是《生命之側》作者Lisa Stevenson的報導人,一起在她的辦公室討論因紐特青少年自殺議題。
當代原民會是怎樣的面貌?
族群標籤帶給他們什麼、又讓他們承受了什麼?
一路以來,他們經歷了哪些、又完成了哪些?他們想怎麼說自己的故事?
我們應該怎麼理解或想像,當代原民「becoming indigenous」、「being indigenous」?
於是有了這場講座。我們請到Ciwang和韻芳,想聽她們聊《生命之側》和《復返》,也想請她們談談各自一路所見的原民生命經驗,談談當代台灣原民更切身的感受、與困境、與努力。
+++++
❝從一個原住民的角度,我認為《復返》不應該只是要讀者在旁觀之中,更加精準的掌握原住民這個「他者」的當代樣貌,而更應該經由從原住民族之復返所學到對於時間的重新認識、生活願景的重新體認、族群關係的重新思考,開展一個「結局未定」之共同未來的想像。❞──官大偉,《復返》推薦文
+++++
主題用書:
《生命之側:生命之側:關於因紐特人,以及一種照護方式的想像》(左岸)
《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左岸)
延伸閱讀:
《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左岸)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左岸)
Advertisement
Event Venue & Nearby Stays
聯經書房.上海書店,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Taipe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