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解剖學入門2.0(四日研習)(十一月)

Fri, 12 Nov, 2021 at 09:00 am to Mon, 15 Nov, 2021 at 05:30 pm

Yoga Piece | Taipei

Hsin Yoga
Publisher/HostHsin Yoga
\u745c\u4f3d\u89e3\u5256\u5b78\u5165\u95802.0\uff08\u56db\u65e5\u7814\u7fd2\uff09\uff08\u5341\u4e00\u6708\uff09
Advertisement
?詳細課程資訊:
https://wp.me/P7qDwe-Gv
?我要報名:
https://forms.gle/7nMVoECV5yAbgeoz6

?為何練/教瑜伽需要學解剖學?
不斷地練習( abhyasa)與不執著(vairagya)是瑜伽練習的一對翅膀,兩者同等重要。但在我們展翅高飛之前,得先區分哪些是可以改變的,於是我們持續練習;而哪些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於是我們不執著。
這正是我們研究解剖學最初的動機,透過了解身體的構造,我們得以知曉為甚麼有些東西容易改變,有些東西並不容易;哪些改變會是好的,哪些則以保持原狀為宜;如何改變會比較有效,哪些方法則事倍功半。於是我們可以知道何時該繼續努力,如何努力,而何時該懂得臣服,而這,正是智慧的開始。
?懂解剖學,就能練/教好瑜珈嗎?
不會的,因為與瑜珈人真正相關的不僅是解剖學,而是瑜珈解剖學。
?瑜珈解剖學與解剖學有什麼不同?
首先,瑜珈解剖學並非解剖學的分支,不等於以解剖學為本位指導瑜珈該如何練習。解剖學能協助我們釐清練習/教學的實相,但真正決定練習/教學方向的,是瑜珈!
瑜珈解剖學是結合瑜珈與解剖兩大領域形成的學門,一方面透過解剖學幫助我們掌握、釐清瑜珈工具的運做機制;另一方面,也在解剖學所提供的客觀脈絡下,協助我們探索每個人主觀的瑜珈取向。
簡單來說,瑜珈解剖學會用到許多解剖學的內容,但不企圖複製一套練習/教學的方法,而是依循每個人的瑜珈取向,為每個人優化屬於自己的練習/教學。
?這門課程適合誰?
根據過去的經驗,這門課程的參與者有著不同的瑜珈練習經驗,包括瑜珈學生、新手瑜珈老師、資深瑜珈老師。
這門課程的參與者也來自不同瑜珈派別,包括Hatha、Ashtanga、Iyengar、Sivananda、Universal、Anusara、Yin、Bikram、Kundalini、Niguma、Aerial、Rocket…,幾乎有來自全台灣不同師資訓練的畢業生參與其中。
除此之外,這門課程的參與者還來自不同領域,包括:舞蹈老師、有氧老師、體能教練、皮拉提斯老師、武術老師、太極老師、身心工作者、能量工作者、按摩師、芳療師、專項運動員、護士、醫檢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中醫師、大學解剖學教授…等身體工作者。
換句話說,這門課程雖然針對瑜珈教學/練習者設計,但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讓擁有不同經驗背景的身體工作者皆能自其中找到共鳴點,並為日後的學習提供滋養的養分。
?這門課程對我有幫助嗎?
不一定,這是門「帶你入門」的課程,如果你已經在這個領域學習了好一陣子,或許你會更適合其他的課程。以下有個小測驗,幫助你檢視目前的學習狀態:
解剖學程度小測驗
❓你是否曾在師資訓練或著研習課中上解剖學時,一直感到昏昏欲睡,無法進入狀況?
❓你是否曾在師資訓練或著研習課中覺得講師很厲害,過程也很有趣,但課程結束後發現自己用得上的也就只有兩、三招?
❓你曾上過一些解剖學的課,但不知如何與瑜伽結合?
❓你是否翻過一些瑜伽解剖學的書,卻發現怎麼翻也翻不完?
❓你是否翻過一些瑜伽解剖學的書,卻不知如何運用在課堂上?
❓你是否曾嘗試畫過《人體解剖著色學習手冊》之類的圖書,卻發現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
❓你是否發現不同老師所說的似乎相互牴觸,但不知如何判斷?
❓你是否發現瑜珈解剖相關的課程好多,不知如何有系統地學習?
如果你有上述其中一種狀況,這門課程應該對你有幫助!
更多訊息,可參考之前學長姐們的分享
https://wp.me/P7qDwe-ij
?課程特色
?非一般研習課中一言堂老師單方面傳達訊息的教學方式,而是由主講者帶領著大家一同前進。過程中會有充分的互動與討論,以掌握每個人的狀況,不易出現跟不上的情形。
?給你魚不如教你釣魚。課程重點將放在幫助學生建立解剖學的架構,並學習如何以此架構為基礎繼續你的解剖學之旅。
?學習的本質是hard core的,但有經驗的老師能教導你如何將心力放在適當的地方,避免許多冤枉路。
?學習的過程有時可能會枯燥乏味,但老師本人很好笑。加上老師可能會洩漏瑜伽課中不可告人的秘密,讓你的辛苦有所價值。
?課程目標
?課程結束後,你應不再害怕解剖學,並有足夠的能力做進一步學習。
?課程結束後,你應有能力津津有味地閱讀參考書目,不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課程結束後,你應有能力開始將解剖學應用於瑜珈練習/教學上,並對下一步的學習有清楚的方向。
?當課程結束後繼續其它進修時,能更輕鬆掌握授課老師的想法。
?課程規劃
課程的進行會提供講義,並輔以參考閱讀及作業,協助參與者掌握課程精要。課程參考書目以《3D瑜伽解剖書》、《3D瑜伽最適體位》與《人體解剖全書》三本書為主要文本,但不以此為限。在28小時內,焦點放在肌肉骨骼系統、基礎肌動學與瑜珈之間的連結,課程的目標除了帶領參與者踏入瑜伽解剖學的大門外,並將培養參與者掌握自我學習思辨的能力,得以於日後透過閱讀持續精進,並將書中的內容與練習/教學做結合。
P.S.參考書目為選項,由參與者自行準備,但不影響課程學習。
?主講人:HSIN
Hsin現為E-RYT200認證資深瑜伽教師,同時也是Yoga Piece主持人。除了瑜伽教學之外,當過譯者、推理小說評論家,資深家教老師。台大電機系畢業。
Hsin參與過許多瑜伽派別的學習,清楚各個派別的練習者/教學者所面臨的課題,並對各個主要瑜伽派別有著獨特的見解。而多年的教學經驗,更讓他清楚如何循序漸進、化繁為簡,帶領學生迅速掌握學習的重點。
?進一步瞭解Hsin
https://wp.me/P7qDwe-7
?報名訊息
上課日期:2021年 11/12-11/15(共四天)
上課時間:0900-1730
上課地點:Yoga Piece。
課程費用:
極早鳥價(10/16之前)NTD$10,000
早鳥價(11/6之前)NTD$12,000
完整課程NTD$14,000
人數限制:8人以上開班,上限16人。
?我要報名:
https://forms.gle/7nMVoECV5yAbgeoz6
Advertisement

Event Venue & Nearby Stays

Yoga Piece, 南京東路五段56號3樓, Taipei, Taiwan

Tickets

Discover more events by tags:

Health-wellness in Taipei

Sharing is Caring: